Search

#防疫日常

初次吃到「酸湯肥牛」,就立誓有一天要自己做做看!請教了幾位師傅之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防疫日常

初次吃到「酸湯肥牛」,就立誓有一天要自己做做看!請教了幾位師傅之後,發現最大的秘密武器就在於『黃燈籠椒醬』,最好還能加上『泡椒』,那就更完美了。

偏偏這兩個玩意兒台灣沒有,但這難不倒我,總有門路可以弄到的。但···我弄到這兩樣之後,卻一直放著沒動手做,直到這次疫情,「被」宅在家之後,整天想著還能搞些什麼,最後,決定來試試能否復刻出我記憶中的味道。

酸湯肥牛的酸湯的酸,有的來自於白醋,也有師傅說他加了自己發酵的白菜,我沒那個閒工夫去發酵白菜,故捨棄了加發酵白菜的做法,但是大陸有位主廚說,他的做法是會加入番茄一起炒,一向喜歡拿番茄入菜的我,決定採行這個做法。

打底的蔬菜大多主廚用的是金針菇,但我偏愛用黃豆芽,因為黃豆芽更加耐煮而且煮到後來能讓湯頭更甜,至於菇味,我以撕成絲的秀珍菇來取代。

鍋底爆香蔥蒜後加入黃燈籠椒醬炒,在炒之前我特意試了這玩意兒的「原始滋味」,我的媽媽呀~又鹹又辣,但卻不會酸,所以它絕對不是酸味的來源。

但把黃燈籠椒醬下鍋開始炒之後,哇~那整個香氣就不一樣了!接著下泡椒和去皮切塊的牛番茄,呀!光是這鍋底我覺得還能拿來炒很多其他的食材!

但這次要做的是酸湯肥牛,所以乖乖加湯吧!記著要加熱水,當然加熱高湯會更鮮,然後開始調味:白糖、白醋···嗯?我記得我是沒放鹽的,因為黃燈籠椒醬本身的鹹味就夠了。

最後就是組裝,鍋底是燙過的黃豆芽和秀珍菇,倒入酸湯,放上略燙至變色的牛肉片(我這次用的是美國牛小排火鍋片,但實驗證明,用雪花肥牛的效果會更接近原版,果然好肉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菜色上···)

最後的畫龍點睛是油淋蒜茉和辣椒,我沒買到綠辣椒和紅線椒,就用蔥花和朝天椒取代····嗯~香氣和賣相是不錯,但朝天椒是愈煮愈辣呀~~哇哈~吃到最後那是一身大汗,整個體內濕氣都排出來了吧~~哈哈~

#川菜
#eatathome
#cooking
#cookathome
#spicy
#beef
#igdaily
#肥牛
#米兒情事 @ 米家廚房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